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物必先腐,而后蟲生”、“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履新一個月來的言論,向世人展現了堅持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更為中國社會吹進一股改革新風。
時間:11月15日
場合:新一屆常委第一次集體亮相
談責任:“人民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11月15日,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剛剛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率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
“民族”和“人民”成為習近平隨后的講話中提及率最高的詞匯。時至今日回望,這或許可被視為新班子為施政綱領“點題”。
習近平說,新班子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绷暯揭詭缀酢坝|手可及”的語言,向公眾描述了未來的生活愿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習近平將人民群眾稱為“歷史的創造者”、“真正的英雄”以及“我們力量的源泉”。他承諾,將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時間:11月17日
場合: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
談反腐:“物必先腐,而后蟲生”
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17日上午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行第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再次嚴肅提到了“人民”與“反腐”的關系,并明確提出,“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他坦然指出,目前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干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他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F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習近平再次強調,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物必先腐,而后蟲生”。習近平再次強調了黨風廉政建設,稱其為“廣大干部群眾始終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他援引一些國家因貪污腐敗等問題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的例子,語重心長道:“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彼鞔_要求各級黨委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對一切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都必須嚴懲不貸,決不能手軟。
時間:11月29日
場合:新一屆常委參觀國博復興之路展覽
談中國夢:“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11月29日,習近平等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觀國博《復興之路》展覽,提出“復興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國人為之奮斗。
習近平在參觀現場講話稱,“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翱照務`國,實干興邦”。他承諾,這一代共產黨人將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時間:12月4日
場合:出席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紀念大會
談憲法:“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12月4日,習近平出席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紀念大會。他在講話中坦然面對現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習近平強調,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
習近平最后強調,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時間:12月7日至11日
場合:考察廣東
談改革:“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考察廣東。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是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現在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他將改革開放稱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習近平強調,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談治軍:“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
12月8日到10日,習近平在廣州戰區考察期間,明確提出了“三牢記”——牢記堅決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習近平在會見師級以上領導干部時特別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可以說,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
談經濟:“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刻不容緩”
在12月9日廣州召開的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要求,科學分析明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從壞處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他指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
實際上,早在11月30日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保持經濟增長,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 (轉引自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12-14/4407155.shtml) |